查看原文
其他

这位18岁的姑娘,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! | 社会科学报

田松 社会科学报 2019-12-12

点击上方“社会科学报”关注我们哦!

一位十八岁的姑娘,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类型,并且这一部作品中讨论的问题,一直影响了此后200年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。

原文 :《弗兰肯斯坦》与科幻两百年

作者 | 北京师范大学   田松

图片 | 网络


第一部科幻小说的作者是女性


今年应该是科幻的一个大年,但是很奇怪,直到现在,我去年年底预言的大规模纪念活动并没有出现,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。按照标准的说法,今年是第一部科幻小说诞生的200周年。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门类,尤其是科幻电影,每年都创造巨大的产值。科幻自己的两百年,是可以大力庆祝一下的。

  


科学,尤其是数理科学这样的硬科学,一向被认为是男性的事业。数理科学及其技术是在向自然宣战。但是,第一部科幻小说的作者却是一位女性,而且是位年仅十八岁的姑娘,也许,这会让某些硬科幻的爱好者感到尴尬。当然,在今天女性张扬的时代,这件事情也可以有另外的解读。

  

玛丽·雪莱


现在我们都知道第一部科幻小说的作者名字叫玛丽·雪莱。其实这部小说在诞生之时,玛丽·雪莱还不叫玛丽·雪莱,而是叫玛丽·戈德温。玛丽·戈德温的父亲威廉·戈德温是当时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。他有一位追随者叫帕西·雪莱。这位雪莱在中国也非常有名,他的诗篇《西风颂》、《云雀》都被收到中小学课本里,其著名诗句“冬天已经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激励着一代代中国的文学青年。雪莱在1815年认识了玛丽,玛丽当时只有17岁。雪莱本人也只有22岁,但是已经结婚了。玛丽和雪莱见面之后,感情迅速升温。1816年年底,雪莱的夫人去世,雪莱和玛丽结了婚,此后,玛丽·戈德温就以玛丽·雪莱知名了。

 

故事梗概

  

1816年的五月,还是春天。玛丽与雪莱、拜伦以及另外几位青年才俊前往日内瓦湖边度假,到了晚上,互相讲恐怖故事。这大概是当时青年才俊的时尚吧。玛丽·戈德温就讲了一个弗兰肯斯坦的故事。

  

这个故事1818年正式出版,署名玛丽·雪莱,到今年是200周年。在这200年里,它改编成电影就达30次之多。从1910年的无声电影,到1931年的有声电影,几乎每个年代都有。进入20世纪,竟然有七部。距离今天最近的是2014年和2015年。

  


故事梗概是这样的:

  

一位日内瓦富商的孩子,名叫维克多·弗兰肯斯坦。维克多有很好的家境,能接受良好的教育,但是他偏爱科学,对当时的自然科学,包括电学、磁学、医学都非常迷恋。

  


维克多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,叫伊丽莎白。伊丽莎白染上了猩红热,病情严重。当然在故事里面很幸运,她的病好了,而他的母亲却为此染病。这件事情特别刺激了维克多对于生命科学的兴趣。他说:“有一种现象特别吸引我,那就是人体的结构。或者说任何有生命的动物都让我感兴趣。我经常这样问自己,生命的本源究竟在哪里呢?”

  

维克多花了很多时间,守在墓穴和停尸房里观察。后来,维克多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他决定创造一个体型高大的巨人。他从停尸间的尸体上收集各种骨骼,各种组织,把它们拼成一个八英尺高的巨人。维克多得到一部科学秘笈,他制造了一个神奇的机器,通过电击的方式,激活了巨人,使之获得了生命。

  


我们现在常常会把弗兰肯斯坦作为怪物的名字,这是个误会。弗兰肯斯坦是创造者的名字,这个怪物从来没有被命名,只是称之为怪物。没有被命名,就意味着它没有在人类生活中获得一个位置。

  

这个怪物被他塑造得身材高大、孔武有力,而且还有智慧。可与此同时,这个怪物太丑了,因为他就是尸体拼凑出来的。丑与恶,常常被人联系在一起。一个丑陋的怪物,会直接地被联想成恶。弗兰肯斯坦后悔了,试图消灭怪物。然而,怪物从实验室里跑掉了。

  


弗兰肯斯坦开始以为,怪物会自生自灭。可是,很快,从他的家乡不断传来有人神秘死亡的消息。他本能地觉得,是那个怪物在报复他。但是没有人相信他。于是弗兰肯斯坦回到家乡,寻找怪物的踪迹,试图把怪物消灭。

  

有一次他和怪物面对面相遇,怪物向他讲述逃出实验室之后的各种遭遇。最初,怪物试图与人为善,希望融入人类社会,获得友爱与关怀。但由于长相丑陋,走到哪儿都被歧视、被驱赶。

  


他唯一得到的一点温暖来自一位老人。老人眼盲,看不见他的长相。他经常去帮助那位老人,从老人处获得了人类的友谊和温情。但是很不幸,老人的孩子发现了他,又把他给赶走了。于是怪物不再对人类抱有任何幻想,开始报复人类。

  

怪物对弗兰肯斯坦提出一个要求,给他再创造一个伴侣,他就远离人类社会。弗兰肯斯坦想,一个怪物已经造成这么多麻烦了,如果是造出两个,再有了下一代,岂不是完全失控了?出于对人类未来的担心,弗兰肯斯坦拒绝了怪物的要求。怪物一怒之下,杀害了弗兰肯斯坦青梅竹马的伊丽莎白。他与怪物之间展开了一场决斗,当然他被怪物打败了。不过怪物并没有杀掉他,而是逃走了。

  


弗兰肯斯坦继续追踪怪物,从欧洲大陆一直追到北极,筋疲力尽。故事的结尾和开头是同一个场景。在北极,一位船员在海面上搭救了奄奄一息的维克多·弗兰肯斯坦。弗兰肯斯坦对船员讲他的故事,之后不久就死去了。这个船员看到了巨人的影子在附近的雪野上飘过。

 

为后世科幻留下大量母题

 

《弗兰肯斯坦》虽然是第一部科幻小说,但是已经非常成熟,为后世科幻留下了大量母题。

  

玛丽最初并没有想写一部科幻小说,她只是要讲一个恐怖故事。只不过,在这个故事里,推动情节的关键因素是科学,而非巫术。这使得故事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我们今天再读这部小说,你会发现小说里描述了当时的各种科学,尤其是医学、生物学和电磁学。玛丽虽然只有18岁,阅读量却非常广,对于当时科学活动的了解非常专业,将这部小说看成硬科幻,也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


简单地梳理一下,看看小说里面蕴含着哪些母题?

  

第一个,最大的一个,是对科学的态度。中国的科幻小说大部分是科学主义的,而欧美的科幻则是以反科学为主。从《弗兰肯斯坦》开始,就在质疑科学活动的价值,到底是人类的福音,还是人类的魔咒呢?

  

我们现在会说,科技的成果都是非常有力量、有智商的,但是,有不少长相丑陋。一个有智商、有力量的东西,长相丑陋,并且作恶,那可不是人类的福音。应该说,从《弗兰肯斯坦》开始,欧美的科幻小说对于科学的态度都不是赞美的、欢迎的、欢呼的,而是有保留的、警惕的、怀疑的。

  


第二,稍微深入一点的命题,比如说科学伦理问题。在小说里,弗兰肯斯坦的很多行为和当时社会的普遍伦理其实是相违背的。他去停尸间、墓穴去找尸体的行为和当时的伦理就是有冲突的,与现在的伦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冲突。可以说,在实验室里面进行人体解剖已经被社会接受了,可是要到墓穴、停尸间里直接去拼凑尸体,仍是不合适的。

  

第三,关于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问题。人有没有权力去创造另一个生命?在基督教的传统里面,创造生命是上帝的事儿。人只能通过正常的生殖活动完成上帝赋予人的使命,像弗兰肯斯坦这样创造生命,那他就是上帝了!关于这个问题,后世的科幻小说以各种方式在讨论着。比如说《西部世界》里也创造了生命,其本质就是弗兰肯斯坦创造的生命,差别只在于技术手段不同。弗兰肯斯坦那个技术还比较粗糙,到了《西部世界》技术水平更加高级了,可性质是一样的,就是通过科学手段创造新的生命。

  

第四,科学家与他的创造物之间的关系。你创造的是一个生命,那么被创造者是否有权利?他的权利是怎样的?其实关于这个问题,在克隆人、机器人、复制人的科幻中,都有过大量讨论。

  


科学的创造物是否控制在科学家手里,这是可疑的。创造物是不是真的可控,这也是可疑的。在《弗兰肯斯坦》这里,这个被创造物就是不可控的。从这个角度看,所有的科学技术成果,都是不可控的。小到一个细菌病毒,大到一个大型核电站工程。这些母题,在《西部世界》中都得到了再现。

  

一位十八岁的姑娘,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类型,并且这部作品中讨论的问题,一直影响了此后200年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。从这个意义看,这部开山之作无论获得多高的评价,都是不过分的。而直到现在,“科幻界”仍然没有大型的纪念活动,这是让我感到非常奇怪的。


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1期第8版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。


相关文章

荐读 | 科幻小说中的城市,到底有多迷人?

视角 | 外国人看中国,简直就像在看一部“科幻小说”

《北京折叠》:真相在科幻的"溶液"中显影 | 社会科学报

社会科学报

做优质的思想产品

官网

http://www.shekebao.com.cn/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